首页 资讯 正文

龙舟竞渡 “粽”情端午——台湾各地共庆传统佳节

体育正文 224 0

龙舟竞渡 “粽”情端午——台湾各地共庆传统佳节

龙舟竞渡 “粽”情端午——台湾各地共庆传统佳节

5月30日,选手在台北基隆河上参加2025年台北龙舟锦标赛。新华社(xīnhuáshè)记者 李悦 摄(shè) 随着一声号令,激昂的鼓点骤然响起,一艘艘龙舟(lóngzhōu)自东向西(dōngxiàngxī)劈波斩浪(pībōzhǎnlàng),在基隆河上展开激烈角逐。船员们奋力划动着手中的桨,你追我赶。岸边观者如潮,呐喊声、助威声、欢呼声此起彼伏,许多人举起手机,记录下(xià)这激动人心的一刻。 这是(shì)在台北(táiběi)市大佳河滨公园举办的(de)2025年台北龙舟锦标赛的场景。主办方台北市体育局介绍(jièshào),锦标赛自30日起持续3天,共吸引岛内外221支队伍、超过5000名选手参赛,分为男子组、女子组、混合组等多个组别,涵盖大、小型龙舟。 31日是端午佳节,台湾民众于30日开启(kāiqǐ)为期3天的端午假期。连日来,台湾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庆祝活动,从激烈的龙舟竞渡(lóngzhōujìngdù)到种类多样(duōyàng)的粽子美食,从传统的“立蛋(lìdàn)”祈福到趣味十足的民俗体验,纪念传承这一中华民族重要节日。 洪女士专程(zhuānchéng)从桃园赶来观看龙舟赛。“这里河面宽广、视野好。端午节想现场看一下(yīxià)划龙舟,感受节日氛围。”她笑着说。 赛龙舟在台湾由来已久,早年经(jīng)福建传入,在台南盛行后传遍全岛,台南至今仍使用传统木质龙舟竞赛。2025年台南龙舟锦标赛为期(wéiqī)5天,于27日正式开赛(kāisài)。赛前,人们遵循古礼,乘(chéng)龙舟举行祭江仪式,祈求赛事圆满顺利。 5月29日,顾客在台北南门市场挑选粽子。新华社记者 李悦 摄(shè) 又到一年粽叶(zòngyè)飘香时。节日前夕,拥有百年历史的(de)台北南门市场迎来销售旺季,一些知名“老字号(lǎozìhào)”商铺前更是早早排起长队。店家一边热情招呼着来往(láiwǎng)顾客,一边不时为即将(jíjiāng)售罄的粽子补货。摊位上,一颗颗饱满盈润的粽子码放得整整齐齐,传来阵阵香气。这里既有(jìyǒu)大陆的湖州粽、广式裹蒸粽,也有台湾特色的南部粽、北部粽等,各类品种令人目不暇接。 市场内的(de)“南园”店铺(diànpù)已有近60年历史,主营鲜肉、豆沙、鲜肉蛋黄等湖州(húzhōu)风味的粽子。“端午节前5天左右是销量高峰期,最近每天都能卖出上万颗粽子。”老板娘(lǎobǎnniáng)钟太太介绍,湖州粽因造型呈长条形常常被称为“枕头粽”。南园的湖州粽使用圆糯米,由五片(wǔpiàn)粽叶包制,保持传统风味。 台北市民林先生(línxiānshēng)专程来买湖州肉粽。“我在这里买了(le)几十年了。”林先生说,小时候过节吃的粽子都是妈妈亲手包的,这个口味接近“妈妈的味道(wèidào)”。 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很多商家还纷纷推出创新口味的粽子。在彰化市,有着85年(nián)历史的“正彰化肉圆”店铺今年推出了端午限定(xiàndìng)的新口味——肉圆粽子,即(jí)把粽子的馅料包进肉圆,同时把肉圆做成肉粽的形状,顾客可以一次(yīcì)体验双重口感。 形式丰富的民俗活动也在诠释节日内涵。每年端午(duānwǔ)节正午时分,有趣的“立蛋”活动是台湾(táiwān)民众的一项重要习俗。人们相信端午节正午时分“阳气”最盛,如果此时将一颗鸡蛋直立起来,预示着一年都会有好运气。端午当日,台湾多地举办(jǔbàn)“立蛋”挑战赛,现场可以彩绘鸡蛋并(bìng)由多人共同参与,成为(chéngwéi)亲子互动、考验耐心的趣味游戏。 花莲县举办的(de)“2025花莲纵谷客韵季系列活动——戏韵飘扬庆端午”近日开幕,通过(tōngguò)精彩的文艺表演和客家大戏《白蛇传》,以现代艺术手法展现客家文化(wénhuà)的丰富内涵,吸引民众热情参与。 彰化(zhānghuà)县在员林公园举办(jǔbàn)“彰化诗歌节”,向诗人屈原致敬。活动融合诗歌、音乐、绘画、游戏和市集五大元素,打造一场户外(hùwài)文艺嘉年华,让孩子们在游戏中沉浸式体验诗歌魅力。 记者在(zài)台北市松山区民生东路一家文理补习班门口看到,大门上张贴着(zhe)小学生们为庆祝端午节(duānwǔjié)创作的十余幅漫画。漫画中,包裹成粽子模样的卡通人物面带微笑,或飞上云端,或在粽叶制成的扁舟上畅游。绵延两千多年的端午节,在孩子(háizi)们的画笔下变得鲜活而富想象力。
龙舟竞渡 “粽”情端午——台湾各地共庆传统佳节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