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欧前辈球员建言中国足球新生代:留洋踢球要趁早,但切莫想着一步登天
旅欧前辈球员建言中国足球新生代:留洋踢球要趁早,但切莫想着一步登天
旅欧前辈球员建言中国足球新生代:留洋踢球要趁早,但切莫想着一步登天
“直到今天,我都(dōu)非常(fēicháng)怀念当初在(zài)荷兰踢球的日子。在那里的每一天都让我非常享受。”当于海聊起效力于荷甲球队维特斯的经历时,他的语气里透着(zhe)幸福感,“留洋是我从小就立下的目标。虽然说在荷兰的时间并不长,却让我学到很多,提升很快。作为一名过来人,我强烈建议以王钰栋、蒯纪闻、刘诚宇等为代表的这批(zhèpī)中国足球新生力量出国(chūguó)看一看,只要有机会,就大胆地走出去尝试。这不仅将给他们的职业生涯带来(dàilái)很大帮助,也能给中国足球带来积极影响。”
2007年3月,19岁的于海(hǎi)美梦成真,成为维特斯的一员,而徐新(xúxīn)更是在(zài)16岁时便踏上(tàshàng)了旅欧(lǚōu)之路,从西甲劲旅马德里竞技的青训营成长,到跟随一线队训练。聊起中国足球新一代的留洋话题时,徐新更多地提到了竞争:“我当然支持他们走出去,而且越早(yuèzǎo)越好。同时我也希望他们慎重考虑,不能为了出去而出去。在国外你所面对的竞争超出想象,吃、住、语言等各方面都(dōu)会成为你必须面对的难题。一定要想好了再做。”
于海(yúhǎi)代表维特斯队参加比赛
尽早体验欧洲强度(qiángdù),才能获得更大成长
谈起当初的(de)留洋岁月,于海说(shuō)了(le)一个故事。“加盟维特斯队两个多月(duōyuè)后,我(wǒ)跟随国奥队去法国参加土伦杯赛。当我一出场就感受到(dào)巨大的反差——这里的比赛节奏怎么这么(zhème)慢。”在那届土伦杯上,帮助国奥队拿到亚军的于海收获“铜球奖”,他坦言在维特斯的两个月锻炼让自己飞速成长,“毕竟来土伦杯参赛的都(dōu)是年轻球员,相比之下,荷甲的训练、比赛节奏要快得多。我刚到维特斯时,根本适应不了日常训练的强度,球还没滚到你脚下,防守队员已经贴上来了,根本不会给你思考和调整的时间。两个多月练下来(liànxiàlái),我才刚刚适应这种节奏,所以能在土伦杯上踢得游刃有余。”
在球场上,适应荷甲的快节奏着实令于海“痛苦不已”,而在球场外的日常生活(shēnghuó)里(lǐ),他(tā)的运气相当不错。“当时维特斯考虑得非常周到,让我住在一位俱乐部厨师老奶奶(lǎonǎinǎi)的家里。她不仅能做亚洲口味的饭菜,还能开车带我去基地参加训练,一下子就解决了我的两大生活难题。”于海告诉记者,去荷兰前,他买了一堆的老干妈、泡面、榨菜,就怕吃(chī)不惯国外的饭菜,但最终这些(zhèxiē)“战略物资(zhànlüèwùzī)”全部都在自己房间里放到过期,“如果想要留洋的话,这些生活问题肯定避不开,准备充分就能让自己把(bǎ)所有精力放到足球场上。”
16岁就加盟(jiāméng)马竞的(de)徐新(xúxīn)同样很(hěn)幸运。“吃、住、上学(shàngxué)等各方面,俱乐部给我们安排得很好,基本没什么问题。最开始的时候,我爸妈也陪着我过去了,看到对方的安排如此正规后,很快就回国了。”说到这里,徐新开心地笑了起来,“但是即便如此,刚到(gāngdào)马德里时还是有一种很强烈的陌生感,身边全是外国人,语言也不通,心里真有点没底。好在当时自己年纪小,性格也还行,很快就和队友们混熟了。”
徐新代表马竞一线队(duì)参加友谊赛
从2010年加入马(mǎ)竞青训营,到2015年跟随马竞一队训练,徐新通过自己(zìjǐ)的努力获得了(le)巨大成长。“在我看来,如果机会合适的话,留洋一定要趁早。”徐新同样提到了一个细节,“当时马竞主帅西蒙尼让我跟着一线(yīxiàn)队训练时,我真没感受到太大冲击。当然,一队球员的实力肯定都非常强,但球队的整体风格和训练、比赛的节奏,我其实已经从青年队就(jiù)开始适应了,在B队时的对抗强度已经很高。如果没有(méiyǒu)前几年在各级梯队打下的基础(jīchǔ),我肯定无法那么快(kuài)就适应一队的强度和节奏。”
做决定前,先考虑清楚(qīngchǔ)困难情况
虽然支持(zhīchí)中国足球新一代尽早留洋(liúyáng),但(dàn)作为过来人,徐新也提醒后辈们一定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困难情况(qíngkuàng)。“就从竞技层面来说,你(nǐ)很难想象可能将要面对的(de)竞争。”徐新告诉记者,当时他跟着马竞一队踢了一些季前赛和友谊赛,但正式比赛根本没有机会,“当时一队一共就三个非(fēi)欧盟球员名额,和我竞争的是哥伦比亚和巴西的国脚,我拿到名额的可能性基本为零。我说这些(zhèxiē)并不是给大家泼冷水,而是作为一名中国球员,你必须要考虑到这种现实的情况。除非你特别优秀,比竞争对手强出一截,否则人家很难把机会给你。”
除了在(zài)球场内,球场外的(de)挑战同样严峻。“我当时的运气好,被挑中进入了马竞的一条(yītiáo)龙培养体系(tǐxì)。试想,如果你只身出国,吃不好、住不好,训练也适应不了,跟不上节奏,比赛又踢不上,这么多环节只要有一个(yígè)地方没做(zuò)好,心态就会受到(shòudào)很大的冲击。”徐新告诉记者,职业球员自然会有想去国外看看的梦想,但在做决定(juédìng)时,必须谨慎,“一定要选择一条相对健康的道路,以及比较完善的有保障的方式出去,如果只想着靠自己一个人在国外拼出一条路,那太难了。如果准备不充分,不如在中超展现自己。”
身为海港俱乐部U19梯队主帅,于海承认(chéngrèn)中国足球近年来涌现出(yǒngxiànchū)越来越多的(de)好苗子,他同样认为,球员(qiúyuán)有机会留洋,千万不能好高骛远。“以(yǐ)中国球员目前(mùqián)的能力和水平,很难(hěnnán)拥有主动选择的机会,说自己想去哪家俱乐部就去哪家。如果想好了(le)要(yào)留洋,那么首先考虑的问题必须是出场时间,而不是去哪个(něigè)联赛。”于海坦言,中国球员如今在欧洲高水平联赛一片空白,也决定了我们的球员目前很难在欧洲完全得到认可,“日本为什么能出三笘薰,韩国为什么能出孙兴慜?是因为他们有数百位球员在欧洲小俱乐部打拼了很长时间,他们的长时间努力让欧洲足坛认可了日韩球员的能力,这才有顶尖俱乐部给他们表现的机会。如今中国足球要从第一步开始走起,先要打好基础,把留洋的基数做大,千万不能想着一步登天(yībùdēngtiān)。”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
你 发表评论: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