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正文

旱碱麦香

体育正文 235 0

旱碱麦香

旱碱麦香

6月(yuè)13日,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津汕分公司监控稽查稽核中心,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通过荣乌高速沧州段可视化管控平台(píngtái)监控危化品车辆通行。河北日报记者李冬云摄

道路是城市交通的“血脉”,道路安全(ānquán)直接关系人们的出行安全。

在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的国省干线和荣乌高速沧州段,目前全面应用人工智能公路(gōnglù)养护(yǎnghù)巡检系统,对道路病害和影响交通安全事件进行实时、高效、精准巡检,推动传统道路巡检向(xiàng)智能化、数字化转型,创造了更加(gèngjiā)安全便捷的出行环境。

6月(yuè)13日,一台巡检无人机从石黄(huáng)、荣乌高速互通连接线附近机巢起飞执行高速巡检任务。董国池摄

——全(quán)路段全要素实时巡检

6月10日11时55分,沧州市交通运输(jiāotōngyùnshū)局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巡检平台(píngtái)弹出一条道路安全风险提示信息:在沧县大褚村回族乡307国道兴旺(汝臣(rǔchén))机械加工西(xī)K147+655米处发现道路垃圾。

与信息(xìnxī)同时推送的,还有道路垃圾的经纬度信息和一张道路实景照片,图中形似编织袋的白色垃圾被橙色框线标示了出来(chūlái)。

“像这样的道路垃圾都是刚出现不久,就立即被平台(píngtái)‘抓’出来了。”该局公路事业发展(fāzhǎn)中心养护科科长杨永强说。

6月10日当天,平台(píngtái)共识别道路病害和安全风险事件383个。

平台(píngtái)拥有一双“智慧眼”,是因为引入了AI智能公路养护巡检系统(xìtǒng)。该(gāi)系统依托道路上专用车辆的定位系统和前置摄像头,实时扫描、回传、分析道路信息。

这也是我省首个全路域覆盖(fùgài)、全要素智能分析的公路养护巡检(xúnjiǎn)平台。它于2024年11月30日上线运营,目前(mùqián)覆盖沧州市新华区、运河区、沧县423公里(当量二级公路)普通干线公路。

“有了这双‘智慧(zhìhuì)眼’,道路(dàolù)上的坑(kēng)槽、裂缝、标线缺损、桥梁伸缩缝损坏、路缘石损坏等病害,以及公路设施损坏缺失、道路积水积雪结冰等14类道路问题,我们都能及时掌握。”杨永强说。

和沧州国省(guóshěng)干线上众多(zhòngduō)车载移动“智慧眼”不同,在荣乌高速沧州段69.068公里道路(dàolù)上执行巡检任务的,是几乎1公里一组密集排布的固定“智慧眼”。

6月13日,记者来到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yǒuxiànzérèn)公司津汕分公司监控稽查稽核中心,这里(zhèlǐ)负责荣乌高速沧州段的综合指挥调度。

今年3月,荣乌高速沧州段可视化管控平台投入运营。在平台智能大屏(dàpíng)上,循环播放着103个固定点位摄像头拍摄的实时(shíshí)影像。

“看这个高速门架点位,上面像鸟一样站成一排的(de)枪机摄像头、球形摄像头、高清卡口摄像头,都是我们的‘智慧(zhìhuì)眼’。”该(gāi)中心副主任孙亮说。

不同摄像头,职能分工各有侧重。枪机摄像头负责识别超速(chāosù)、违规长时间(zhǎngshíjiān)占用应急车道(chēdào)、超时停车等常规违章事件;球形摄像头360度旋转,负责瞭望枪机摄像头监控不到的死角;高清卡口摄像头夜视功能强大,夜晚车辆(chēliàng)违章,它一样看得清。

摄像头,只是荣乌高速上(shàng)一类智能传感器。除此之外,还有交通雷达(léidá)、气象、称重、防疲劳、分合流等7类设备,实时监控荣乌高速沧州段(duàn)道路情况。

“通过这些智能传感设备,我们实现(shíxiàn)了全(quán)路段全要素的实时监控,出现拥堵、行人闯入、烟雾、火灾、应急车道占用、异常(yìcháng)停车、逆行等事件,平台会实时告警。”孙亮说。

今年年初,荣乌高速沧州段又(yòu)来了2名空中“侦察兵”——巡检无人机,它与地面的“智慧眼”一起,形成(xíngchéng)地空一体化巡查网络。

6月13日15时,一台巡检(xúnjiǎn)无人机从石(cóngshí)黄、荣乌高速互通连接线附近机巢起飞,沿着固定线路在高速上空巡检飞行。

无人机是高速公路上(shàng)的机动兵,它能在几分钟内快速到达现场,把视频影像回传给管控平台,还搭载了可夜晚巡检的红外相机(xiàngjī)以及可远程(yuǎnchéng)喊话的高音喇叭。

“两台无人机都布设在车流量大的路段,另一台(lìngyītái)在南大港收费站附近,不需要飞手操控,每天自动巡检2次(cì),范围覆盖机巢附近方圆5公里,其余(qíyú)时间机动待命。”孙亮说。

天上的、地上的,移动(yídòng)的、固定的,一双双“智慧眼”值守在省道(dào)、国道和高速公路上,通过全路段全要素巡检,为人们(rénmen)的出行安全保驾护航。

6月13日,沧州交通发展(fāzhǎn)(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智算中心,荣乌高速沧州段(duàn)改扩建工程项目中心算法工程师检查各类服务器运行(yùnxíng)情况。董国池摄

——准确排查隐患反馈信息(xìnxī)

“智慧眼(yǎn)”发现道路问题,只是智能平台发挥作用的第一步。接下来,它(tā)将化身“督导员”,盯紧每个问题,直到解决为止。

6月(yuè)10日11时55分(fēn),智能平台识别出307国道道路垃圾后(hòu),养护科工作人员蒲怡博将任务单派发给沧县公路管理站,该站统计员将信息转发到工作微信群。

13时20分,负责该路段的养护中心收到任务(rènwù),派人处理。

16时25分,道路垃圾清理后图片(túpiàn)回传到平台。

6月11日10时,系统推送该(gāi)点位(diǎnwèi)复核图片三张,确认垃圾已经清理。

“发现—派单—处置—复核,有了这个监督闭环(bìhuán),许多道路问题可以(kěyǐ)及时高效解决,养护中心一线员工干得快不快、好不好,我们一目了然。”蒲怡博说,过去,没有(méiyǒu)智能平台,道路巡检(xúnjiǎn)工作只能依靠各养护中心人员定时、定次、定量完成(wánchéng),道路问题发现不够及时,问题处置效果核准也很难。

和人眼巡检相比,智能平台可以(kěyǐ)给道路做更细致的“体检”。

6月13日10时,沧县公路管理站张官屯养护中心主任田锋开着巡查(xúnchá)车,打着(dǎzhe)双闪,以30千米的时速在S220公路上巡查。

张官屯(tún)养护中心负责G104、S220、S022三条公路(gōnglù)共39千米的日常巡查工作,这三条路是从西、南两个方向进出沧州(cāngzhōu)的主干道,是城市的“门面”。

“巡查时(shí)我要兼顾驾驶安全,其他车辆还会遮挡视野,就算这么慢的车速,也常有小坑(xiǎokēng)槽、小裂缝等遗漏看不到。”田锋说。

而智能平台的“智慧眼”能看清S220双向四车道(chēdào)情况,拳头大的坑槽(kēngcáo)也不会放过。每一个坑槽、裂缝的大小以及它们(tāmen)的变化情况,全部被智能平台记录在案。

仅6月10日一天,智能平台就从三(sān)县区实时道路影像中抓取了240万张图片,并从中识别出383个道路病害和安全风险(fēngxiǎn)事件。

“其中绝大部分道路病害不会危及(wēijí)道路安全,定期统一处置就可以,但也不能小(xiǎo)看小坑槽、小裂缝,可能再经历一次重压,它们就升级为影响道路安全的(de)‘炸弹’。”蒲怡博说。

目前,智能平台每日全路段巡检2遍,上线至今,已经发现8800余处(yúchù)病害,极大提高了(le)公路养护巡检效率,大幅降低了公路事故(shìgù)的发生概率。

“如今,三县区国省干线(gànxiàn)道路全面情况,都(dōu)在我们掌握之中,我们甚至比一线巡检员更了解这些路段。”杨永强说。

AI巡检不仅查验一般(yìbān)病害,还能针对特殊车辆进行重点巡查。

6月13日1时20分,荣乌高速沧州段一个高清卡口摄像头抓拍到一辆(yīliàng)危化品运输车在禁行时段上路行驶,管控平台(píngtái)弹出告警信息,车辆位置、车牌图片、车辆整体图片一一列出(lièchū)。

平台值班人员立即联系高速交警(jiāojǐng),30分钟后,车辆就近驶入(shǐrù)高速服务区停靠。

“荣乌高速沧州段危化品车辆通行占(zhàn)比高,每天平均有1000余辆危化品车辆通行,这些车辆是我们管控的重点。”孙亮说(shuō)。

过去,监控危化品车辆,工作人员(gōngzuòrényuán)得逐一调出各摄像头画面,靠人眼轮巡(lúnxún),全部摄像头找一遍要半小时。

为此,管控平台(píngtái)专门建立了危化品运输数字化监管体系。

如今,在平台高精度数字孪生地图上,每辆危化品车都会(huì)带着红色三角警示标(biāo)前进,工作人员可以(kěyǐ)一目了然,危化品运输过程实现全域可知、全程可控、全时可溯的安全防控。

6月12日,沧州市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介绍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巡检平台运行(yùnxíng)情况。河北日报(rìbào)记者李冬云摄

——深度挖掘(wājué)平台数据价值

6月13日上午(shàngwǔ),通过人脸识别,荣乌高速沧州段改扩建工程项目中心算法工程师管孝新打开一扇(yīshàn)透明玻璃门,进入一间机房。

这里是沧州交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gōngsī)的智算中心(zhōngxīn),是管控平台的“大脑”。

2024年10月,该集团启动开发(kāifā)高速公路多模态视觉大模型。

“目前,智算(zhìsuàn)中心有85台各类服务器,每秒可完成两千万亿次浮点运算,是管控平台运行的(de)算力基座(jīzuò)。”管孝新说,巡检无人机具备“随飞随识”的实时分析能力,靠的就是智算中心的强大算力。

最近,视觉大模型正在学习一些复杂(fùzá)场景(chǎngjǐng)的(de)识别,比如对扬尘、烟气、雾气场景的区分,大模型的准确率还有些偏低,包括烟尘雾来自公路内部还是外部区域,它还判断不好。

“大模型自主(zìzhǔ)学习能力强,可以通过数据(shùjù)反哺提升(tíshēng)检测精度,荣乌高速沧州段摄像头每天录下的海量视频(shìpín),都是它学习训练的知识素材。”管孝新说,未来还将训练大模型分析拥堵原因、给出疏导规划等能力。

目前,大模型对一些相对简单的场景,如异常停车(tíngchē)、逆行等事件的识别准确率已经(yǐjīng)达到98%,对道路垃圾识别率达到70%—80%。

AI搭建的智能平台,还成为(chéngwéi)多元主体(zhǔtǐ)信息融通的载体,多部门联动协作的桥梁。

“过去雷达、摄像头、LED情报板等几大类传感器因为分属(fēnshǔ)不同公司,软件系统互不相通,各干各的,现在全部被接入管控平台,管理者可以实现智能设备一网统管(tǒngguǎn),道路信息(xìnxī)一屏统览。”管孝新说。

同时,以管控平台信息共享为基础(jīchǔ),道路管理部门和养护、高速交警、路政(lùzhèng)、消防等多部门的协同联动正在加强。

前不久,管控(guǎnkòng)平台上的子板块“路警一体化平台”上线运营。如果荣乌高速沧州段出现交通事故(jiāotōngshìgù),沧州高速交警也能同步接到告警信息,第一时间(shíjiān)赶赴现场。

“特别是节假日保畅工作,多部门协作(xiézuò)非常必要,如果管控平台能联动(liándòng)各部门提高问题解决时效,小堵就不会变成大堵。”孙亮说。

智能平台提供的大数据,还有(háiyǒu)深度挖掘的价值,它可以为道路(dàolù)养护巡检方案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蒲怡博发现,最近2个月,智能平台识别出的(de)道路事件(shìjiàn)9成以上都是树木遮挡交通指示牌(zhǐshìpái),于是一线养护工人对道路指示牌附近的树木进行了集中修剪。

今年上半年,沧州普通干线公路养护部修补了三区县国省干线道路裂缝188万延米。这个(zhègè)裂缝总长度,是(shì)智能平台3月进行道路病害(bìnghài)集中大摸底后给出的数据。

“过去,我们主要根据历年数据估算裂缝(lièfèng)总长度,采购的(de)(de)灌缝胶不是多了就是少了,现在有了智能平台的统计数据,制订施工组织计划更科学了。”杨永强说。

智能平台(píngtái)在对大量巡检数据(shùjù)深度分析后,还能生成月度、年度智慧巡路(xúnlù)系统数据汇总报告,哪条道路病害多、哪一种类型的病害多、病害如何发展变化,报告都会详细呈现。

“年度报告可以为我们下一年度养护(yǎnghù)计划的制订(zhìdìng)提供科学决策支持,优化养护资源配置,预判大中修时间窗口(chuāngkǒu),提高道路养护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水平。”杨永强说。(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 戴绍志)

6月13日,沧县(cāngxiàn)公路管理站张官屯养护中心(yǎnghùzhōngxīn),工作人员根据普通干线公路养护管理巡检平台的任务单到指定点位清理道路垃圾。河北日报(rìbào)记者李冬云摄

我省1649个智能“管家”守护桥隧坡(pō)

6月20日,在全长1121米的(de)保阜高速黑崖沟2号特大桥上,90余台智能传感器实时(shíshí)监测(jiāncè)桥梁受力、变形、裂缝、结冰、能见度等数据(shùjù)情况,数据回传给河北省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平台,供工作人员排查桥梁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近年来,我省加速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zhìnéng)化转型(zhuǎnxíng),全面提升公路基础设施监测和安全保障能力,像(xiàng)这样24小时值守在桥梁、隧道、高边坡高风险点的智能“管家”越来越多。

据省交通运输厅(tīng)统计,按照《河北省公路基础设施技术性(jìshùxìng)监测实施方案》,目前我省929座桥梁(qiáoliáng)、363座隧道、357处高边坡共计(gòngjì)1649个公路基础设施技术性监测点位全部建设完成,并顺利接入河北省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平台,实现联网运行。

这标志着我省(wǒshěng)对公路结构物的智能化风险监测、精准化分级预警、高效化快速处置体系初步建立(jiànlì)。

2024年8月,河北省公路基础设施监测预警(yùjǐng)平台上线运行。

按照“先山区后平原,先高风险后低风险”的原则,监测(jiāncè)(jiāncè)预警平台对位于山区长度500米(mǐ)以上、服役15年以上的桥梁、隧道和(hé)高度大于40米的边坡等风险点位进行全覆盖监测,对位于水毁多发区、重载交通等区域的公路基础设施进行重点监测。

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对提升(tíshēng)风险防控水平、增强防灾抗灾能力、提高(tígāo)应急处置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该体系能够(nénggòu)实现动态监测。通过(tōngguò)现场设置传感器、雷达等(děng)设备,对桥梁、隧道、边坡的变形、位移、裂缝全天候可视化监控,并在控制平台自动预警,能够防止次生(cìshēng)灾害,特别是对夜间等重点时段,通过传感器把突发情况直接传输至现场设置的爆闪灯、照明(zhàomíng)和(hé)(hé)广播等警告设施,及时通过声音、爆闪、图案发光进行现场报警,能够实现精准处置,通过对监测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工程和管理措施,科学编制防治规划和年度计划,分类分级开展风险隐患处置。

文/河北日报记者 李冬云(lǐdōngyún)

旱碱麦香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